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列前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3、1911 年 4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4、在 1911 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
B、四川
C、广东
D、湖北
5、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
借款”合同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
挫
6、1919 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和森
D、杨匏安
7、国民到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9、1932 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
A、伪“华北自治政府”
B、伪“满洲国”
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中华民国过民政府”
10、1933 年 5 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D、冀中回民支队
11、1937 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守上海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A、佟麟阁
B、赵登禹
C、谢晋元
D、戴安澜
12、1938 年,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D、《论联合政府》
13、1945 年 4 月,包括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旧金山会议
14、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48 年 10 月
B、1949 年 10 月
C、1950 年 10 月
D、1951 年 10 月
15、我国对则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16、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17、1957 年 6 月开展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运动是()
A、肃反运动
B、整风运动
C、反右派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1964 年,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C、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试制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1967 年,谭震林等对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A、“一月风暴”
B、“反攻倒算”
C、“右倾翻案”
D、“二月逆流”
20、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A、1949 年
B、1956 年
C、1971 年
D、1978 年
21、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22、邓小平在 1979 年 3 月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A、四项基本原则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C、“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D、“一个中国的”原则
23、1988 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
24、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A、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B、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海峡两岸举行“汪辜会谈”
D、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5、2004 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26.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7.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所进行的斗争。(1)发动“二次革命”(“赣宁之役”)。
(2)组织中华革命党。
(3)护国运动。为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 年 12 月 25 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
(4)第一次护法运动。
(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28.中共三大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923 年 6 月在广州召开中共三大,会议集中讨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决定共
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同时强调党必须在政治、思想、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中共三大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顺
口溜:三大联国搞合作)
29.1931 年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大会通过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
行委员会主席。
3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和特点。
(1)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
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分三种经济成分:社
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种经济成分及与之相应的三种阶级力量间的
矛盾,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中国存在两种
基本矛盾:国际上,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考生任选其中 2 题作答,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如果考
生回答的题目超过 2 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 2 题计分。)
31.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在瓜分危机迫在眉睫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
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君主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大力宣传西方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
封建君权纲常,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积极作用。主张变革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
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32.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1)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起反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
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
牲,如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
(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
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33.中共十八大后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给我们的启示。
(1)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必须始终维护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
(3)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指导。这是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