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省自学考试中课程代码为00034的社会学概论是公关新闻文秘类专业考试计划中的考查科目,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本课程各章节的考点串讲供考生参考,本章节的内容是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课程简介:社会学概论秉承社会学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主旨,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突出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特色。在篇章结构上,社会学概论以理论发展与方法为绪论,以社会互动、社会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制度、社会变迁与发展为逻辑主线,通过五编十九章的内容,展示了社会学学科研究需要遵循的理论原则、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社会学逻辑发展中的不同观点,以及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发展。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单选]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简答]社会化的内涵。
(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多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
[单选]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单选]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论述]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性。
(1)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2)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而,一个人如果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3)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个人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
(4)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成年人在生活的实践中更能主动地选择和内化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开创未来。
[单选]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单选]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多选]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
[单选]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
[多选]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是由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其一,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其二,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其三,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其四,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
[单选]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单选]直接模仿是个体及时地或者在特定环境下对榜样的复制行为,而反模仿是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
第三节 社会角色
[简答]社会角色的涵义。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多选]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社会角色可以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多选]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社会角色可以划分为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多选]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社会角色可以划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多选]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的情况有: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单选]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
[多选]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单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单选]当代人的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以上就是河南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考点串讲的内容,考生如需获取更多自考学习资料可以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