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省自学考试中课程代码为00034的社会学概论是公关新闻文秘类专业考试计划中的考查科目,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本课程各章节的考点串讲供考生参考,本章节的内容是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课程简介:社会学概论秉承社会学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主旨,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突出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特色。在篇章结构上,社会学概论以理论发展与方法为绪论,以社会互动、社会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制度、社会变迁与发展为逻辑主线,通过五编十九章的内容,展示了社会学学科研究需要遵循的理论原则、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社会学逻辑发展中的不同观点,以及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发展。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单选]偏差行为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多选]根据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偏差行为可分为: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多选]根据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可分为三种类型: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论述]偏差行为的负功能和正功能。
偏差行为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如果各种偏差行为大量出现,无疑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妨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
(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偏差行为并非仅仅对社会起消极的作用,偏差行为也有其正功能,即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
(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3)有助于社会预警。
(4)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单选]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生理特质,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单选]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
[单选]失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默顿。
[单选]所谓革新,即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
[单选]所谓形式主义,是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
[单选]所谓退缩主义,是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
[单选]所谓反叛,是指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
[多选]文化传递理论类型把社会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单选]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
第三节 社会控制
[单选]社会控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社会控制》一书中所提出并加以阐述的。
[简答]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1)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2)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
(3)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的方面。
[多选]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包括: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多选]社会控制的特点有: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多选]社会控制的方式有:法律控制;道德控制;习俗控制;宗教控制。
[论述]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1)社会控制是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加以指导和约束的过程,因而涉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由此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也就是说,要避免社会“失控”或社会“过控”。所谓社会过控,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所谓社会失控,是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协调,不利于社会整体效应的发挥,应当努力避免,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克服和矫正。
(2)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看到社会控制和个人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任何社会中个人的自由都不是绝对的,个人的绝对自由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社会控制仅仅是限制和制约了个人的绝对自由,而并没有限制和制约个人的相对自由。
(3)个人相对自由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的。社会控制是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并非对个人所有行为的控制和引导。
(4)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也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反之,则是对个性的压抑,不利于社会进步。任何形式的社会控制,其最终效果必然是体现在对社会成员的实际控制上,包括对他们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的控制,这些个人的行为,关系和意识都是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全部面貌以及个人与他人的区别。从这层意义上讲,对这些体现个人本质特征的行为,关系以及意识不应当加以任何控制。然而,社会又是个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都要按一定的“游戏规则”,参与其中的任何活动。因此,这种对个人的行为、关系和意识的控制又是必需的,我们所主张的是权衡利弊取其中,也就是提倡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
以上就是河南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考点串讲的内容,考生如需获取更多自考学习资料可以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点击领取。